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案例分析:成都篇

2024年11月21日国家数据局发布《可信数据发展空间 行动计划》(2024-2028 年),明确提出,到2028年,可信数据空间运营、技术、生态、标准、安全等体系取得突破,建成100个以上可信数据空间,形成一批数据空间解决方案和最佳实践,基本建成广泛互联、资源集聚、生态繁荣、价值共创、治理有序的可信数据空间网络,各领域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水平显著提升,初步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数据生态体系。

一些发达城市率先启动,在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今天就整理成都可信数据空间的建设案例分析,供大家参加。

如有建设需求的单位,可联系我们获取基于TEE的可信数据空间底层全域可信技术方案

1、 建设初衷与规划

成都以 “智慧蓉城” 建设为重要牵引,始终将夯实城市数据资源底座作为核心任务,持续深入地推动公共数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成都在数据要素流通领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 “有数不敢供”“用数找不到”“有数不会用” 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数据价值的充分释放和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

为有效解决这些难题,成都于 2023 年创新性地提出建设成都数据公园,旨在实现数据要素 “蓉易用”,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

这一举措将数据要素市场化发展范畴从以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形成的一级开发模式,成功拓展到 “公共数据 + 非公共数据” 的一、二级融合开发模式,通过不断培育和壮大数据产业生态,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 “管住一级、放活二级” 的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新模式。

在整体规划方面,成都坚持以 “王” 字形管理架构为科学工作方法,全力构建数据要素赋能体系。以 “智慧蓉城” 为统领,从顶层设计层面明确了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方向和目标。

通过整合政务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市大数据中心等资源,为数据的汇聚、存储、处理和流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

同时,积极引入市场主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的良好发展格局。

2、创新建设模式

2.1 “管住一级” 举措

在 “管住一级” 方面,成都采用统一授权集约化运营模式,确保数据 “管得实”“供得出”。

成都市政府明确授权本地国资企业 —— 成都数据集团作为数据要素市场一级开发主体。

这一决策充分发挥了国有企业在数据要素流通领域的引领示范作用,凭借国有企业的雄厚实力和公信力,为数据的安全管理和规范运营提供了有力保障。

成都依托政务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全面汇聚各类公共数据资源。并严格按照 “一场景一授权” 的精细化方式,由市城运办、市数据局共同向一级开发主体 —— 成都数据集团供给公共数据。

这种精准授权机制,既确保了数据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又实现了对数据使用的严格管控,有效避免了数据的滥用和泄露风险。

成都数据集团基于安全域,依托市大数据中心精心设置的数据产品安全开发中心,专注于开发一级公共数据产品。

在开发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安全标准和规范,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脱敏、加密等处理,确保数据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对开发环境进行严格的访问控制和安全监测,实时监控数据的处理过程,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基于成都市政务云、电子政务网等强大的基础支撑,将开发环境部署于政务外网。通过人防、技防、物防等多重防护措施,构建起全方位的安全防护体系,严格避免数据外泄。在人防方面,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和管理,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在技防方面,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数据加密等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在物防方面,加强对数据中心的物理安全防护,如门禁系统、监控系统等,确保数据中心的安全。

这些措施为安全域提供了强大的算力和安全能力支撑,保障了数据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安全。

成都依托成都市公共数据运营服务平台,统一一级数据产品对外供给渠道。该平台面向技术型、应用型数商,集中提供一级公共数据产品。

通过建立统一的供给渠道,实现了数据产品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提高了数据供给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便于对数据产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统计,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2.2 “放活二级” 策略

在 “放活二级” 方面,成都积极面向数据产业生态,大力激发二级市场活力,促使数据 “流得动”“用得好”。

二级开发主体从一级开发主体 —— 成都数据集团获取一级公共数据产品后,通过数据要素流通服务平台的可信数据空间,巧妙融合 “非公共数据 + 公共数据” 进行二次开发。

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利用可信数据空间提供的安全、可信环境,确保数据融合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深入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结合具体的业务场景需求,开发出具有丰富场景业务属性的数据应用产品。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市场多样化的需求,还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商业机会和发展动力。

成都通过数据要素流通服务平台互联网端,拓宽二级数据产品场外流通渠道。这一举措成功链接了数据产品开发二级市场,并积极对接全国各地数据交易所。

通过与全国数据要素市场的深度融合,成都的数据产品能够更加便捷地进入全国市场,实现更广泛的流通和应用。

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外部资源和市场主体关注成都的数据要素市场,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和发展。

成都以 “蓉数公园” 为核心载体,大力培育产业生态。通过提供一系列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聚引培育了大量服务型、技术型、应用型数商,以及数据合规、质量评估等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

这些市场主体和专业机构的汇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数据产业生态链。在这个生态链中,各方主体相互协作、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数据产业的发展。

同时,“蓉数公园” 还定期举办各类数据产业活动,如数据产品发布会、技术研讨会、产业对接会等,为数据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针对尚不成熟的应用场景,成都开展应用场景概念验证测试。结合场景孵化所需的数据、技术、模型等要素,在 “蓉数公园” 的应用场景概念验证中心进行全面验证。

只有符合开发和孵化条件的场景,才能够进入一、二级数据产品开发环境。这一机制有效避免了盲目开发和资源浪费,提高了数据产品开发的成功率和质量。

同时,也为创新应用场景的培育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推动了数据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

3、 建设成果展现

截至 2024 年 10 月,成都在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方面成绩斐然,累计获得 48 家市级单位 658 类数据授权,为数据的广泛应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保障。

同时,开发一级数据产品 299 个,这些产品重点支撑了 “健康一网通”“蓉易贷”“蓉易住”“信用就医” 等 40 余个 “公共数据 +” 应用场景,在医疗、金融、住房等多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切实提升了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服务水平。

“蓉数公园” 自开园以来,吸引了大量数商入驻,汇聚引入各类数商 252 家。

上线数据产品数量众多,达 830 余款,涵盖了 API 产品、应用产品、数据集产品、模型产品等多种类型,形成了丰富的数据产品体系。

这些数据产品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为企业的创新发展和政府的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成都积极开展 “蓉数” 系列活动,举办 “蓉数” 系列培训活动 10 场,其中 “蓉数大讲堂” 7 场、数据资产化培训 3 场。累计与会企业达 150 余家,覆盖 2600 余人次。

通过这些培训活动,提高了企业和从业者对数据资产的认识和管理能力,培养了一批专业的数据人才,为数据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成都还面向全市国有企业、政府部门开展 “数据资产管理” 专题培训,参训人数达 80 人。

通过专题培训,提升了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对数据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和专业水平,促进了数据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管理。

同时,开展场景招募 2 次,遴选入围优秀企业 130 余家,优秀案例 350 余款。这些优秀企业和案例为数据与各行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此外,成功举办 1 次数商大会,与会政府和企业代表总计 110 余人。通过数商大会,加强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促进了数据要素市场的繁荣和发展。

内容整理自网络,发布仅为传播知识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055100335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support@anyong.net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SHAR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