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案例分析:南京篇

2024年11月21日国家数据局发布《可信数据发展空间 行动计划》(2024-2028 年),明确提出,到2028年,可信数据空间运营、技术、生态、标准、安全等体系取得突破,建成100个以上可信数据空间,形成一批数据空间解决方案和最佳实践,基本建成广泛互联、资源集聚、生态繁荣、价值共创、治理有序的可信数据空间网络,各领域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水平显著提升,初步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数据生态体系。

一些发达城市率先启动,在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今天就整理南京可信数据空间的建设案例分析,供大家参加。

如有建设需求的单位,可联系我们获取基于TEE的可信数据空间底层全域可信技术方案

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案例分析:南京篇

1、建设背景与目标

南京作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数据资产。据相关统计,其数据资产价值预计超过1100 亿元 。

然而,长期以来,数据分散在各个部门和机构中,形成了众多 “信息孤岛”,导致数据流通不畅,难以实现高效的共享与应用。

这不仅制约了城市治理水平的提升,也阻碍了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为打破这一困境,南京致力于构建可信数据空间,旨在实现数据资源的 “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

通过搭建这一创新的数据基础设施,整合分散的数据资源,打破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促进数据的有序流通与深度应用,为城市的精细化治理、经济的创新发展以及公共服务的优化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推动南京从 “信息孤岛” 迈向 “数据大陆”,提升城市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 具体建设举措

2.1 依托政务云构建基础

南京以公共数据为着力点,依托新一代政务云,率先搭建可信数据空间。

新一代政务云承载了1200 多个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新增 5000 台标准规格云主机计算存储资源,完善全市一体化、智能化应用组件库,已基本具备大数据治理分析、视频汇聚、人工智能、区块链服务等通用服务能力,为可信数据空间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

截至目前,已有 143 个政务部门成功部署 1046 个信息系统,汇总 8277 个数据集,共计 342 亿条数据。这些数据在政务云的支撑下,得以实现高效汇聚与整合,为后续的数据流通与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2.2 技术保障数据可信

为确保数据在处理过程中的可信与可控,南京采用了多种先进技术。

在数据使用控制方面,制定了严格的数据访问权限管理制度,根据不同用户的角色和需求,精细地分配数据访问权限,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才能访问特定的数据,防止数据的非法获取与滥用。

隐私计算技术的应用是一大亮点,通过多方安全计算、联邦学习等技术手段,实现了 “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

在多方安全计算中,多个参与方可以在不泄露各自原始数据的前提下,共同进行数据计算和分析,保证了数据的隐私性和安全性。

联邦学习则允许不同机构在本地数据不出域的情况下,联合训练模型,实现了数据的跨域协同利用,既保护了数据隐私,又充分挖掘了数据价值。

数据 API 的规范使用,为数据的对外提供了统一、标准的接口,使得数据的获取和使用更加便捷、高效,同时也便于对数据的使用进行监控和管理。

区块链技术的引入,利用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特性,对数据的流转过程进行全程记录,确保数据的来源可信、流转可追溯,一旦出现数据安全问题,可以迅速定位问题源头,进行责任追究。

这些技术的综合运用,创新性地实现了数据的可信开发利用和安全流通,确保了公共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促进了公共数据价值的安全释放。

2.3 推进 “一网统管” 应用

南京深入推进 “一网统管” 建设,将可信数据空间与城市数字化治理紧密结合。

通过 “一网统管” 平台,整合了城市的人口流动、经济、交通、水电气保障等有关城市运行的实时数据,数据总量达百亿级,并接入全市 20 余万路视频资源。

该平台对接 30 个部门 311 项指标数据,形成 30 余个主题应用场景,实现了城市运行态势 “一屏感知” 。

在实际应用中,“一网统管” 发挥了显著作用。在城市安全管理方面,江宁区构建了 “1+3+5” 一网统管消防应急救援联动处置机制,通过整合全区各条口 8 万余路视频监控,以及 1051 个小区总控室、消控室、值班室电话等数据资源,实现了消防警情 1 分钟响应、3 分钟到场、5 分钟处置。

在关注重点人群方面,南京市区两级依托自身实际和专长,建设了一系列得民心的应用场景。市级平台利用社会数据、行业数据,打造节假日专题以及清明祭扫、防汛、护考、消防等特色场景;

区级平台则积极拓展区域性 “示范场景”,如玄武区搭建居民小区充电车风险监测场景,对全区保障房小区电梯全部加装智能梯控模块;

江北新区组建 “数字江北” 服务集群,向 90 万名居民提供政务服务、医疗健康、教育就业、生活服务等 350 余项服务事项,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通过这些应用,有效提升了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彰显了可信数据空间在城市数字化治理中的重要价值。

3、建设成效与成果

南京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数据汇聚方面,成果斐然,众多政务部门的数据得以高效整合,已汇总 8277 个数据集,共计 342 亿条数据,为城市的各项决策和应用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

在城市治理提升方面,“一网统管” 的深度推进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整合多部门数据,实现了对城市运行的全面实时监测与精准分析,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城市管理中的各类问题,如交通拥堵、公共设施故障等,大大提高了城市治理的效率和精细化程度。

在经济发展促进方面,可信数据空间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数据资源和创新机遇。

企业可以通过获取相关数据,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动态,优化生产经营决策,推动产品创新和服务升级,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产业的发展。

在智能化水平提升方面,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城市的各个领域实现了智能化升级。

在交通领域,智能交通系统能够根据实时交通数据优化信号灯配时,缓解交通拥堵;在能源领域,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可以根据能源数据实现能源的合理调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南京的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成果不仅在本地得到广泛应用和认可,还具有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

其在数据流通、安全保障、应用创新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推动了全国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建设的发展。

内容整理自网络,发布仅为传播知识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055100335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support@anyong.net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SHARE
TOP